12月22-24日,第十七届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(简称“BDTC 2023”)首次在广州举行,广州无线电集团成员企业广电运通(SZ 002152)和广电计量(SZ 002967)联合举办“数据治理与应用”分论坛。
论坛上,广电运通副总经理、运通信息总经理田丰作《数据要素价值化之路,数字时代如何探寻?》主题分享,并结合广电运通在数据要素价值落地实践作经验分享。
数据要素蕴含巨大的价值空间和发展潜力,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蓬勃发展,已然成为引领社会进步、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趋势。当前,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,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:一是数据供给不足的问题,存在“不愿”“不敢”和“不会”等现象。二是“权责利”问题,数据权属、数据流通、交易分配、数据安全治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。三是数据应用程度不高,高质量的数据及产品供给有限、多源数据融合应用不足,导致数据难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。四是如何平衡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与保障数据安全是一大难点。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对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、内涵和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。他认为,数据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、算力设施、流通设施和安全设施,这些设施在数据要素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一是数据汇聚能力。数据基础设施依托5G、高速光纤、IPv6、下一代互联网、卫星互联网等泛在互联的高速通信网络,叠加物联网、区块链、标识编码和解析等一系列技术,支持对多源、多维数据进行高效接入、可信登记、精准确权,有效提升数据汇聚环节的广泛性、便捷性、精准性。二是数据处理能力。数据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、边缘计算、分布式计算、大数据处理、AI分析、绿色低碳等技术,为参与方提供高效便捷、安全可靠的数据要素存储、计算、分析能力,有效推动数据处理环节实现高效率、低成本、高智能。三是数据流通能力。数据基础设施通过数据空间、隐私计算、区块链、数据脱敏、数据沙箱等技术,实现数据在不同主体间“可用不可见”“可控可计量”,为不同行业、不同地区、不同机构提供可信的数据共享、开放、交易环境,有效提升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可靠水平。四是数据应用能力。数据基础设施为数据应用方提供通用化的智能决策、辅助设计、智慧管理等能力,帮助数据应用方优化设计、生产、管理、销售及服务全流程,进一步降低数据应用门槛,提升数字化水平。五是数据运营能力。数据基础设施通过一系列技术工具和规则手段的协同联动,推动数据汇聚、处理、流通、应用、交易等功能有序高效运转,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供需精准匹配,保障清算结算、审计监管、争议仲裁等一系列公共服务高质量开展,有效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各类资源高效配置。六是数据安全保障能力。数据基础设施通过隐私保护、数据加密、数字身份等技术手段,帮助各参与方建立数据安全保障体系,推动各参与方在数据合规性建设方面形成最佳实践,贯穿数据生命周期全流程,确保数据的可信性、完整性和安全性。广电运通在数据要素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。在网络设施方面,协同海格通信在北斗导航、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布局,提供高精度导航增强技术能力,支持高速、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;在算力设施方面,入股广电五舟,具备研发和生产服务器、PC 等多种智算产品的能力,围绕“四云二中心”,打造信创云、国资云、公安云等,推进新一代高可用云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建设,已建成交付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;在算力设施方面,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aiCore System,推出“望道”行业大模型,提供数据接入、处理、存储、计算分析到应用的全链条大数据服务,具备AI模型预训练、模型精调、智能应用开发能力等;在安全设施方面,布局数据空间、隐私计算、区块链、数据脱敏、数据沙箱等技术,为数据可靠安全的处理、流通、应用提供安全保障。